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汇报材料 2024-02-1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6篇】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

  (一)面临民族分裂势力和地区分裂势力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发展和国内外局势的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依据这些挑战的性质和根源,大体划分为政治风险(可能引发政治危机或其他危机的政治性要素)、社会风险(引发社会冲突、社会分裂等危机以及造成其他危机可能性的社会要素,如社会差距、新型安全风险、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民族分裂或地区分裂(一些反华势力借助国内民族分裂势力和政治分裂势力企图分裂中国)。

  (二)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影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利益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利益与各民族利益和要求出现不一致的方面。某些民族的部分民众强调其“民族身份”差异性,强化民族界别意识,关注本民族利益或个人利益,强调本民族意识和具体利益,轻视中华民族共同利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淡薄,“各种对中华民族具有消解作用的观念日益盛行,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识逐渐弱化、虚拟化,给中华民族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三)学界对民族理论与政策的质疑

  近年来,有学者对我国民族政策中关于少数民族的优惠、照顾性内容产生争议,甚至出现对民族政策质疑、批评的声音,提出“民族问题去政治化”“第二代民族政策”“中华民族一体化”等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观点。民族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以人为方式搞民族同化违背了民族发展规律,不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上述观点对我国学界以及民族地区干部、知识分子、群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来自国际因素的影响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西藏、新疆发生的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事件中,大多有西方反华势力因素在从中作祟。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思潮传入我国,对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和各族人民国家认同造成消极影响。多元文化主义传入中国后,国内一些学者将其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新理论加以吹捧和改造,强化各民族认同,淡化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挑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区分裂意识和狭隘民族思想滋长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国民教育水平普遍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各民族的自我意识增强,地区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困境,引发了地区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一般来说,个体或群体的地域认同根源于特定主体在特定区域内(如出生地、生活区域)的集体记忆,这里的“集体“记忆包括个体和群体长时段内的共同记忆,记忆内容往往比较复杂,包括共同的历史叙事、语言文字、生活习俗、政治活动、文化符号等。在这样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共同体在人类学民族学语境下,被称为族群或民族,或者是带有族群特征的某某人,往往兼有地缘共同体(如出生地、生活地区)和情感共同体(如家族、种族、社会组织、宗教团体等)的综合特征。这样,在一定时空中的这群人便形成了特定的地域身份和地域认同。近年来,香港、台湾、西藏、新疆出现地区分裂和民族分裂,其原因复杂多样,而上述因素应是其中之一。台湾与香港强调地方身份认同,自认为是香港人、台湾人,这与国家认同产生内在张力;西藏和新疆地区又添加了民族因素、宗教因素和外部势力的干扰,涉及到地方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复杂纠葛。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投入不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方面投入不足,使得中华民族部分成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弱化,在境内外反华势力诱导下,制造民族冲突和民族分裂,对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造成破坏。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存在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淡化、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不强等问题。经济全球化潮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部分民众关注本民族利益或个人利益,轻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中华民族意识淡薄、缺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挑战。

  (三)西方反华势力与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港台问题和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对港台地区分裂、民族分裂和极端宗教势力支持,造成部分民众国家认同弱化。“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增强,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扼制、西化、分化图谋在加剧,民族地区分分裂、分渗透的形势更为复杂。”多元文化主义传入中国后,一些学者将其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新理论予以传播宣扬,强调中华各民族的差异性,强化单元民族认同,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产生冲击。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方略

  从政治领导、理论建构、宣传教育、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应对化解存在的挑战。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加强和改进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深入掌握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基础上,提升有效解决民族问题、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中国共产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主体地位和领导力量,主要表现在对党和国家民族理论的发展和民族政策的制定实施方面,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和措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建设和执政能力提升过程中建构和落实。

  (二)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体系,防范历史虚无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解构。由于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的理论阐述存在话语重复和论点零散的现象,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亟需提炼与提升。当前,我国学者所关注和构建的民族理论主要是各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等民族政策方面,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构建和理论阐释明显不足。“民族理论知识体系的设计要优先突出国家主权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位,要从当今国际政治的主权国家格局中确立民族理论的立足点和宣教点。”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五个认同” 

  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础上,发挥文化认同的政治整合功能,把国家认同放在优先地位,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机结合。加强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情感、认同等方面的教育,突出国家制度、政权机构、法律颁布、国家主权等客观性内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国旗、国徽、国歌、国庆节等主权国家的象征物,是整合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渠道,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和民族政策进教材、进学校、进课堂,把相关的历史遗址、纪念馆、博物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进行广泛宣传。

  (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促进民族团结的关键之策,是加快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改善民族地区民生,包括民族地区的教育、就业、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各民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民族地区帮扶要考量民族群体和个人的正当权利和责任义务;物质生活的平等共享与精神生活的认同共识要同步发展。解决民族问题要把握好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两把钥匙”,精神生活的认同共识是实现人心所向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认同的心理基础,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任务目标。

  (五)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使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形成和睦的民族关系,建设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提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际效果,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开展工作提升各族群众交流、培养、融洽感情,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举措。推进各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建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尊重民族差异、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创造各族群众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做事的社会条件,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

  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能稳定及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历史的镜子告诉我们,民族歧视所引发的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给与了我们的忠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相互学习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友好交往成为贯穿历史的主流。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秀的民族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能紧紧的融合在一起,我们能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爱国力量的凝聚,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首先,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需要一种爱国的强力支撑。我们伟大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风风雨雨,遇到了重重困难,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屈服,他们从没放弃和困难作斗争,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指导下,他们树立了明确的方向,各民族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_了压迫,人民成了真正的主人。民族是我们做一切事的基础,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最坚实的保障,是新中国诞生的先决条件。

  然而,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了我国在处理民族之间关系中关键的一步,各民族在统一的领导下,维持个民族的特点,风俗习惯,组织有力的力量壮大自己,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间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_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_而斗争。

  我国发展到现阶段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但是在这样的国度,我们也得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感,一些发_势力任然在秘密的进行破坏人民团结的活动,他们企图截肢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新疆地区作为多民族聚集地区域,合理的处理民族的关系成为更好的,和谐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关键因素。新疆地区也存在一些民族_分子,“三股势力”是我们维护新疆地区民族团结的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他们在一些学生当中宣扬反_的思想,希望有先进思想的大学生被他们所利用。

  我想作为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我们要用先进得思想去和一切的破坏民族团结,制造_的极端分子作坚决的斗争,用我们先进的思想去教导那些思想狭隘的民众,让他们认识到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要发展的必要前提。民族的_只能带来_牺牲,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是经济的衰退,是历史的倒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_,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时刻保持清晰地思维,明白什么事是该做的,什么事是坚决不能做的,什么事又是我们要奋力阻止的,因为一种责任,一种爱国的情怀深深地埋在了我们心中,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民族,贯穿了整个时代,实践证明民族团结给我们带来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民族团结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也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用每个人的努力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在新疆这块民族大聚集的地方,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思想,敢于和一切的反动势力作斗争,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和谐新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上下同心团结向上,才是最无穷的力量,才能真正的创造未来。只有团结的力量,才能创造那美好的未来,只有合作才能创造出最美好的和谐。在我们乌什县依麻木镇吉然村,也有着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有将国家领导人头像绣成织锦时刻牢记民族团结的吐尔逊古丽·吐尔迪;有无私帮助汉族村民的毛里尼亚孜·伊斯马依;有不计报酬为村民修枝嫁接的汉族老杨,当然还有许多民族团结的故事。这些事迹早已深深烙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传遍吉然村,将影响和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吉然村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身心状态,也关系到社会安定的维系。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阶段的教育,而在这漫长的一生当中,特别是学校教育阶段,老师可能会随时更换着,但父母始终是父母,没有更换过。因此,三个阶段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贯穿全程的,是最为关键的。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是与孩子最亲近的人,母亲是孩子行为习惯的榜样,也是孩子行为的监督人。母亲的一切举动和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个优秀的母亲胜过100个教师”,作为母亲,就应当好好教育孩子。

  无论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或者其他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都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任何民族都没有什么优劣之分,更没有短长之别,只有各民族团结奋斗,才有了今天这样安定发展的社会局面。也只有各民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的生活才能一天比一天好。要教育青少年远离和抵制那些以“维护本民族利益”为借口,宣传消极民族主义的错误言论,要认清新疆自古以来都是各民族大聚居、大团结共同创造繁荣美丽的边疆。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多个民族,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祖国分裂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一块块砖只有堆砌在一起,才能盖起万丈高楼;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获得永存。这就是团结,团结可以铸就和谐,和谐才能促进发展。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子女作出表率,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增添色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4

  根据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活动要求,本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指定的学习材料,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第七次座谈会精神,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对照检视,现对照检视如下。

  一、检视问题情况

  (一)对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不强、马克思主义“五观”树得牢不牢、“三个离不开”思想牢不牢、民族团结意识强不强等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和不足;

  一是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感悟不够深入,没有学深、学透,理想信念有待加强,马克思主义“五官”树立的不够牢固,有时因为日常工作繁忙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改造,政治理论学习内在动力需要加强,存在抓思想不如抓工作具体、抓修养不如抓行动直接的主观认识,没有把强化理想信念贯穿到日常工作中,通常是忙于业务性工作多,静下心来学习思考问题少。

  二是政治站位有待提高,本人能够坚定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在大是大非面前也能站稳政治立场,但用更高标准来衡量,政治站位仍需进一步提高,政治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比如,总认为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且身处基层一线,讲政治太空太远,简单地认为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行,只顾埋头拉车,不懂抬头看路的问题突出。

  (二)立足自身岗位履职尽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怎么样,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做得怎么样,为身边群众做了什么实事好事,还有哪些差距。、

  虽然本人一直坚持严格自律,不忘初心,但对照检查还有做的不够到位的地方:

  一是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还有差距。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和新需求,没有紧跟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紧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期待,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上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二是主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还不高。主要是平时过多忙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对下基层了解实情、调查研究缺少主动自觉。在工作中,没有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身边,与群众平等对话,近距离聆听群众呼声,更多的是被安排下基层、被安排搞调研。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在学习党章上深思细研不够,遵守党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欠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自己在学习党章上认识不到位,经常是用到了才突击学,不用了就束之高阁,并且还肤浅地认为学党章是新党员的事,自己是具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学不学都无所谓,因而对党章基本内容的掌握一知半解、一鳞半爪。在遵守党章上,简单地把党员义务简化为交一下党费即可,对履行党员八项业务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党章和遵守党章相互隔裂,产生了“学归学,做归做”的现象,导致在践行入党誓言上存在一定差距,在实践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二、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认识不够,在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本领上有所欠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但是自己对政治建设的认识上站位不高,单纯地认为提高政治本领是对中高级干部的要求,讲政治是务虚的,谈政治是唱高调,自己只是一名基层业务干部,因而政治能力强弱关系不大。因此缘故,导致在抓工作中习惯单打一,不能把政治与业务很好地融合起来;导致观人察事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见微知著,不能从政治上辨别是非;导致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上仍有差距,在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上不够严格,在执行上级决定中不坚决不彻底。

  三、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不够,欠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忘初心和使命,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反观自己,在这方面不能说没有做,但至少是做得还不够好、还不够到位。自己总认为自己是一名老党员,担任领导职务也时间不短了,且经受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的多次洗礼,在思想政治方面应该没有太多太大的问题,因而产生了自负自满的心理,使得自我革命的精神减弱,不能经常性地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随之导致守纪律、守规矩、守底线的意识弱化,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发扬斗争精神和民主作风不够,贪图享乐的思想抬头等问题。

  三、下步整改措施

  (一)持之以恒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理论素养,认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严格践行,做强化理论学习的表率。

  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党章党规党纪,深入研究上级相关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制定详细个人学习计划,做到“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觉、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和一种习惯,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的能力,以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领发展,争取将学习理论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实际本领。

  (二)持之以恒强化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做坚定政治立场的表率。

  认真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关系和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和关键时节,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敏锐性,始终保持端正的政治态度,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努力使自己在思想、作风、能力、廉政方面的水平有所提升。

  (三)持之以恒强化宗旨意识,主动调研,深入基层群众,提高服务中心一线水平,做一心为民的表率。

  牢固树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宗旨意识,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多到基层走访,多了解第一手情况,掌握最基层信息,多向群众学习,深入实际了解群众的困难和疾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四)持之以恒强化廉政意识,时刻敲响警钟,“工作、生活”两面抓,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主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管住自己、把住小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轨、不越界,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培养清廉理念,做到廉洁自律,让廉洁从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永葆共产党员清正廉洁本色。

  以上对照检查,问题查找还不到位,剖析分析还不透彻,整改办法还不具体,请同志们提出批评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逐一认领,努力修身正己,并保证在以后工作中认真整改,把各方面工作抓的更实,干的更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5

 按照《关于认真开好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的通知》文件要求,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对自身进行了全面的审视,深入查摆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制定了整改措施,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报如下。

  一、会前准备情况

  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1月7日进行了集中研讨,通过一次谈心谈话,还有一次大家访活动,学习了关于民族工作的政策法规,认真学习领会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二、查找突出问题

  一是对标对表,深刻反思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等方面的问题。

  (一)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学习,领悟不到位。比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一系列的书籍,自己并没有读完,也就缺乏深层的理解。

  (二)由于自己是汉族,并且周围的少数民族人群比较少,所以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关心比较少,觉得少数民族与自己关系不大,例如,在推进部编版教材的使用中,并没有以实际行动去践行,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自己也不用关心这项工作。

  二是对标对表,深刻反思对党中央关于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等方面的问题。

  (一)我始终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去推动落实工作,但有时会片面认为只要不出乱子、不出问题就行,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工作落实得不够严,不够实,例如,在推进部编版教材使用的教研活动中,自己态度不够端正,没有沉下心去做好教研工作,也没有真正明白部编版教材使用和国家政策的重要联系和意义所在。

  (二)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时,觉得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就行,其他工作与自己无关,存在“差不多”的应付心理。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涉及到双语教学工作的地方较少,所以忽视了推进双语教学改革这一重大举措的重要意义,觉得跟自己没关系。

  三是对标对表,深刻反思对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做好民族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一)主动维护的意识仍有欠缺。有时觉得周围少数民族不多,而且相处融洽,所以民族团结方面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乐观懈怠心理。

  (二)站得还不高、看得还不远,片面存在关系不大的思想、差不多就行的想法,有时领导交给的工作存在应付的消极态度,觉得只要交上去就行,不看重质量。比如,作为班主任,提交少数民族学生到校上课情况时,自己只是看看学生来没来学校上课,并没有认真细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存在侥幸心理。

  四是对标对表,深刻反思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重大论断贯彻落实等方面的问题。

  虽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以及相关文件,但仅限于读一读,抄一抄的浅层学习,没有做到深刻理解。例如,每月的党员自学内容自己并没有做到深刻理解,只是抄完每月的自学笔记就算完成任务,存在应付的思想。在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重大论断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只局限在了对于文件的学习当中,没有想到多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变得较为枯燥。

  五是对标对表,深刻反思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等方面的问题。

  面对推进民族工作形势的新变化、各项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存在畏难情绪,不能勇于创新,觉得改革只是上级领导的事情,自己只需要完成他们交给的任务就行,例如,在平时学校布置的任务中,自己只是按部就班的去做,没有加入自己的想法在内。

  六是对标对表,深刻反思作风顽疾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方面的问题。

  (一)深入学习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精神,但是在工作落实检查方面还存在问题。例如,在日常工作中,学校布置的任务,没有积极的去完成,存在拖延的现象,学校验收时,才着急处理,质量大打折扣。

  (二)有时会存在消极怠工的情绪,不愿意好好干工作,同一工作需要来回好几次才能完成好,效率比较低。就像这次的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因为自己刚开始态度不够端正,出现了返工现象,给他人造成了麻烦,经过几次修改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三)对党中央关于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认识比较片面,在思想上只守着自己的工作,对民族工作考虑不深入。例如,在平时学校布置的相关工作中,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应付的情况,觉得学校少数民族的学生和教师人数少,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三、原因分析

  (一)政治站位有差距。理论学习不系统,在学用结合上有差距。理论学习还缺乏广度、深度,在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上下的功夫还不够,离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思想认识不深刻。开拓进取不积极,在责任担当上有差距。自认为一直以来对现在的岗位能够胜任,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放松了对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三)缺乏责任担当。工作中的担当意识、担当能力与组织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缺少直面问题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决心,缺少排除万难的勇气、一干到底的韧劲。过推进民族工作,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想不出、悟不出更多、更管用的办法,提不出更好、更有效的建议,自己同新时期复合型人才的标准相比,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四)工作作风不扎实。大局意识不深化,在统筹兼顾上有差距。

  (五)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水平不高。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水平方面,认识理解不够透彻,把握不准确。

  四、整改措施、努力方向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始终把讲政治作为最根本的和第一位的要求,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自觉在大局中研究思考问题、谋划推动工作,时时主动看齐、处处精准对标,确保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是强化思想武装,做好民族工作的理论政策根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要在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切实学懂弄通、学深悟透,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工作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提高责任意识,坚决做到不上交、不躲闪、不回避,坚决克服“应该会”的侥幸心理,“差不多”的应付心理,“等一等”的拖延心理,在推进民族工作的过程中明责知责,对自己承担的责任坚决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切实做到扛旗冲锋、抗压奋进。坚决狠抓责任落实,带头全面履职尽责,本着对组织、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切实保障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

  (四)加强作风建设。今后工作中,我将自觉主动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民族团结大局,教育孩子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认真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以上对照检查,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6

  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要为处理好差异性和共同性的思想基础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民族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大特色,我们的思想基础建设应落实在坚持尊重民族差异,但不强化差异;保持民族特性,但不强化特性的基础上,在思想意识上进一步明确各民族是中华民族之一员,只有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前提下,各民族才能不断发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在社会制度上“一步千年”的跨越史、改革开放以来几百万少数民族同胞离开原生社区到大中城市发展等等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事实、实践、逻辑进行理论分析,为处理好差异性和共同性的思想基础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撑。

  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过程中,应建立正确引导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显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形成今天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应遵循民族发展的规律,进行正确引导。

  三、加强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认识的思想建设。

  在自治地方,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四、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广泛运用在民族工作的各个领域。

  如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等从中华民族整体性视野出发的发展理论的运用;推动制定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工作;聚焦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大环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精神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应充分把握文化强国的机遇,利用自身良好的基础,深刻认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在保护、传承中既要对外显的表层文化,如建筑、生产习俗、节庆等,内层的动态文化,如仪礼、手工技艺等方面加大保护力度;更应对如语言文字、价值观念等深层理念和认识系统方面的文化加强保护传承。深层理念和认知系统的保护,关键在于文化持有人,即文化主体自身的内醒和自觉。各民族作为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传统文化的主体,他们应当成为传统文化保护的主体,无论是从国家层面开展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以某种产业为依托的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最重要的是文化持有人,让他们把日常生活的文化精髓挖掘出来、重视起来,真正认识到这些文化的社会价值,从而不断还原到新的日常生活中。让文化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在整体性、真实性上进行保护与活态传承,合理调整和寻求其发展路径。本着“保护文化遗产、延续传统文脉、永续合理利用”的原则,让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有活态传承的空间,又能在与其他民族的互动中得到不断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6篇】

https://m.lzjjdc.com/zongjiejihua/610940/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